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抽检公告

·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具体抽检信息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16-05-11 11:59 来源:本站  作者:翁崇琪   点击量:89次

  中国品牌网讯:2016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各类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样品198961批次,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193617批次,不合格样品5344批次,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3%。其中,粮、油、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费品的样品合格率均高于平均水平(97.3%)。各类食品监督抽检结果见附件。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33.8%,全国有28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为了过度延长产品的保质期违反规定使用防腐剂;为增加产品口感,违规使用甜味剂等;为修饰产品外观,违规使用着色剂,或在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亚硫酸盐等进行漂白处理;为阻止或延缓食品正常的褪色、氧化、酸败、浑浊及风味改变等,违规使用稳定剂;也存在因误读食品安全标准、工艺水平不精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况。

  二、微生物污染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2.9%,全国有27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原材料生产、储藏、运输的卫生环境条件把控不严;未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条件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卫生环境差,生产工具清洁不彻底,设备清洗消毒不完善,人员卫生管理不到位;产品的包装密封性不好,造成二次污染;产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中贮藏条件不达标,如未按要求进行冷藏或冷冻处理,造成微生物过度繁殖。

  三、品质指标不合格

  食品品质指标不合格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1.1%,全国有29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生产工艺控制不到位,原材料把关不严,以及储运过程不符合要求等。比如,肉及肉制品在生产过程或储运过程中温度、时间控制不当,肉类制品中的油脂被氧化产生酸败,导致酸价超标;酒类产品包装不严密、计量器具不准,造成酒精度不达标等。

  四、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

  食品中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7.3%,全国有21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为达到除虫防害、防治疾病、提高产量的目的而滥用农兽药,或者农兽药使用时未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另外也有可能是长期不规范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蓄积,进而导致农药、兽药在产品中的再残留等。

  五、金属等元素污染

  食品中金属等元素污染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5.0%,全国有25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部分地区水体与土壤等存在重金属污染,通过种植、养殖环节进入食物链条;企业原料把关不严;另外也有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生产设备的金属元素迁移到食品中等。

  六、检出非食用物质

  食品中检出非食用物质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2.2%,全国有18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生产者为了起到改变产品的外观、口感、功效等特定效果而人为故意添加非食用物质;另外也有可能是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储存过程中部分非食用物质迁移至食品中所致等。

  七、真菌毒素污染

  食品真菌毒素污染问题占不合格总数的1.5%,全国有9个省份抽检发现此类问题。原因主要有:食品原料在种植、采收、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受到霉菌污染产生真菌毒素,或生产加工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在终端产品中产生真菌毒素等。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具体抽检信息可在其政府网站或通过其他有效途径查询。其中,总局本级和各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抽检信息也可以在总局政府网站“食品抽检信息”专栏(http://www.cfda.gov.cn/WS01/CL1689/)查询。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