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雨 22℃/15℃ 北风
  首    页
  中国金奖产品
  中国银奖产品
  中国绿色食品
  中国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品牌500强
中国品牌500强
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
中国绿色之星产品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
中国名牌产品
省市名牌产品
中国有机食品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国世界金奖产品
中国世界银奖产品
中国工业大奖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产品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中国政府质量奖
中国全国质量奖
省市政府质量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中国驰名商标
省市著名商标
中国工业品牌百强
国家地理标志商标
国家自文非物质遗产
中华老字号
省市老字号
中国专利奖
国家出口免验企业
国家地质森湿公园
中国名牌农产品
省市名牌农产品
国家重点新产品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行业品牌榜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国内旅游景点,别再杀鸡取卵

中国品牌网 时间:2023-02-21 03:11:32 来源:本站  作者:中国品牌新闻社   点击量:86次

    昨天澎湃新闻梳理了近来已经解禁、或正要解禁的国内景点发现,一大波4A级和5A级景区近期已经确定将涨价,还有许多景区准备涨价。

  自国家发改委2007年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之后,解禁必涨,已经成为游客无法承受的魔咒。景区出于保护、建设与管理,对于游客适当收点钱,放之四海都没人会有意见。但圈个地涨价,三年涨一次,并且只见价格涨不见服务升级,这已经不是在拉内需,而是在搜腰包了。在这个价格涨势面前,所谓落实带薪休假、所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夏季实行两天半休息,对于绝大多数工薪没明显涨上去的中国家庭来说,旅游的愿望倒是有了,但真正舍得把钱塞给涨价无止境的旅游景点的能力,却是相当有限的。这个良好的休息制,完全有可能没拉动多大的内需,却拉大了游客与美好江山的距离。

  景区涨价的理由,不外乎扩建园区、提高服务质量,或者称观光人数已经多到需要“以价制量”的地步。但事实上,人们见到最多的,是园区圈大了,服务却没提高;旺季人山人海了,淡季却门可罗雀。很多景区的所谓“以价制量”,其实是只看到了长假的集中消费能力,没看到一旦带薪休假成为常态之后,人们对于高不可攀的景区票价,可能产生的性价比挑选,与承受能力的不足。

  事实上,国内景区的价格短视,已经暴露出杀鸡取卵的严重弊端。根据国家旅游部门的发布,即便在飞机失事等影响出境旅游意愿的客观背景下,去年内地公民出境旅游总量突破了1.17亿人次,出境旅游花费约1400亿美元。它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国内旅游的成本核算已经不再有价格优势,有消费能力的国人在国内旅游消费的意愿大减。二、没消费能力的国内游客,面对国内旅游景点的消费价格,更加呈现出望景兴叹的无奈。

  去年全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3.25万亿元,这里面应该包括了国外游客给中国旅游所作出的贡献。其实如果兑换成美元,你会发现这个数字,仅相当于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消费的三四倍。也就是说,中国旅客将大把的钱,花在了国外。这就像中国的消费者,将大把的钱花在日本买马桶盖的道理一样。消费者看上去是在用脚投票,其实是在用钱投票。

  按照国内景点“以价制量”的理论,按说日本的马桶盖也应该暴涨的。国外最吸引中国旅客的景点,也应该见利就涨,把门票拉高了去的。但是,人家没这么短视,没像国内景点一样把赚钱的欲望撑到无边无际。

  国内旅游景点无上限的涨价,其实是欲望无下限在价格上的直接反映,是将旅游资源权力化了的一种极其任性。许多景区,宁愿放弃“全国旅游价格信得过”的这块牌子,也要没完没了涨价的票子,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景点价格规范与控制的基本法治,在国内还没有真正形成,所谓的价格听证还只是逢听必涨的一个漂亮牌坊。另一方面说明,杀鸡取卵式的背后,是没有一个有效的机制能够兜得住急功近利的贪婪欲望。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招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中国品牌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使用

中品网(北京)国际广告有限公司全权负责运营维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4427998

北京环盟国际文化传媒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4056936号-1